Hom???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23 14:36:12
在跨境物流領(lǐng)域,許多新手賣家第一次發(fā)貨時都會被一個陌生的名詞難倒——拋貨。
更讓人頭疼的是,國際快遞公司居然按體積而不是實際重量來收費,讓不少人覺得箱子里裝的是空氣,也要花錢。
那么,拋貨到底怎么算?它的公式是啥?為什么會被額外計費?不同渠道之間的標準有何不同?今天這篇文章,就帶你全面了解拋貨的計算邏輯和避坑方式。
什么是拋貨?為什么會額外收費?
在國際物流行業(yè)中,拋貨指的是那些體積大但重量輕的貨物。例如,一個裝滿羽絨被的箱子,可能實際只有3公斤,但由于尺寸太大,運輸公司會按體積重量來收費。
這是因為國際運輸過程中,貨物的體積同樣占用飛機或集裝箱的有限空間,即使你的貨很輕,它依舊擠掉了別人可以放更多東西的機會。為保證運輸資源合理利用,物流公司普遍采用體積重計費,也就是拋貨公式。
拋貨計算公式:長×寬×高 ÷ 系數(shù)
公式本身不復(fù)雜,核心是將貨物的尺寸(單位為cm)轉(zhuǎn)換成一個理論重量,這個理論重量就叫做體積重,若體積重大于實際重,就按體積重收費。
常見的計算方式如下:
國際快遞(如DHL、UPS、FedEx)拋貨公式為:長 × 寬 × 高 ÷ 5000
國際專線、空運渠道(普貨/帶電)通常為:長 × 寬 × 高 ÷ 6000 或 4000
不同物流商會略有區(qū)別,部分渠道對3KG以內(nèi)的小包裹可能免泡。海運渠道(如整柜、拼柜)海運不使用體積重量概念,而是直接按立方米(CBM)計算。
舉個例子可能會更加容易懂:
假設(shè)一箱貨尺寸為 60cm × 40cm × 40cm,實際重量為 8KG。若走DHL,體積重 = 60×40×40÷5000 = 19.2KG
因為19.2 > 8,所以按19.2KG計費。若走某空運專線,按4000公式計,體積重 = 24KG
那么如何判斷自己的貨是不是拋貨?
其實判斷標準很簡單:體積重 > 實重 = 拋貨。體積重 ≤ 實重 = 實重計費
發(fā)貨前建議一定要提前測量貨物的外箱尺寸,再結(jié)合不同渠道的拋貨公式做出評估。如果不想費心計算,可以使用泰嘉物流平臺提供的自動運費查詢工具,輸入長寬高和重量后,系統(tǒng)會自動幫你對比多條線路的體積重與實重價格,幫你省事又省錢。
拋貨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界定如何選擇渠道。
本網(wǎng)站部分文案及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,如有版權(quán)問題請聯(lián)系網(wǎng)站管理員刪除